推薦好書-海岸山脈的瑞士人

我不是基督徒 天主教對我而言也很陌生  不過這本書讓我很感動也很有收穫介紹給大家

海岸山脈的瑞士人──暢銷紀念版──用真心、真情付出的動人故事

一封白冷會士的家書
親愛的母親,
自拿波里上船後,穿過蘇彝士運河,陸續經過北非、印度孟買、雅加達、新加坡、香港,經過一個多月的日夜兼程,我與其他會士弟兄終於抵達了台灣的東部。眼前這片美景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啊!青翠的海岸山脈與瑞士的高山差不多,但美麗的太平洋卻是家鄉所沒有的。
天氣很悶熱,熱得讓人受不了,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快被烤焦了,而且這裡沒有會院,我們住的地方相當簡陋,更別提伙食了,為了控制預算,我們的長上讓我們真的是吃不飽也喝不好,完全無法與在瑞士時相比擬;不過,這裡的人很窮,很多人都沒有鞋穿,相較之下,我們小小的犧牲刻苦,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雖然如此,我難免想著:如果偶爾能享用一塊家鄉的巧克力,搭配一杯香醇的咖啡,該是多麼美妙的事!
這個調皮的念頭,還不足以成為「距離」的對比啊。親愛的媽媽,或許未來我們不是那麼容易見面了(對不起,想到這裡,我的眼睛又濕了起來),但我相信您為我所流的思念淚水,將是天主胸前最美麗的一串珍珠。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捨得,好讓您最親愛的孩子能到異國遠方為天主的子民服務,好天主定會賞報您的犧牲與奉獻。
我就要開始學習這裡的語言與文化,請為我祈禱,我可是一點把握也沒有。
想念爸爸與弟妹們,我將在每晚的夜禱中與你們重逢。
您遠方的孩子敬上1954.6.9

愛人和被愛都是一種令人感動的能量,
信德、望德的基礎全來自於愛德……

有這麼一群人,在二十世紀五○年代,跨過半個地球,千里迢迢地從富裕的瑞士抵達貧脊偏僻的臺灣東部海岸山脈。正值青壯的他們,為信仰獻身,在風光明媚的海岸線上建立美麗的教堂、醫院、學校、智障中心。他們並非不想念瑞士的家鄉,但若你有機會遇見他們,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告訴你:「臺灣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而臺東縱谷更是臺灣最漂亮的所在。」

在全盛時期,東海岸有近五十位白冷會士在此服務,他們為沒有血緣關係的臺東人們付出全部,經過近六十年,而今只剩寥寥可數的幾位老人家仍在這兒繼續做他們該做、能做的事。社會大眾對恪守獨身誓願的修道人,總有一種伴隨神祕而來的好奇。然而,對這些終身奉行神貧、貞節、服從的神職人員而言,人們欠缺什麼,他們就努力奉獻什麼,包括生命,包括愛。

這是一本關於神職人員的書,然而,被它感動的人,大多不是天主教教徒。擅長捕捉宗教文化壯觀之美的范毅舜,在「歐洲三書」時,總帶著一種旁觀者的冷眼;然而到了《海脈山岸的瑞士人》,范毅舜首度觸及私密和經歷,他將圖片和文字沉澱為一種樸實無華的媒材,與讀者分享他與這些神職人員互動,進而成長的歷程。

透過鏡頭,這些修道人被歲月刻劃出的人生軌跡面貌,不需要透過言語,就足以讓人感動。所有故事的感染力,都必須回歸到人物本身的人格與情操,誠如作者所說:「好的故事是相處來的。」

作者簡介

范毅舜(Nicholas Fan)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美國加州布魯克攝影學院碩士,作品常見於國際知名攝影雜誌,他曾先後在台北美國文化中心、誠品藝文空間、美國華府參議院、德國Leica藝廊與法國尼斯Alain Couturier藝廊舉行攝影個展,而德國Leica、美國Sinar、德國Hasselblad等知名相機公司及Illford、柯達軟片公司都曾以其作品為年度月曆或產品代言。除了專業攝影作品外,范毅舜的出版資歷也相當豐富,過去數年,他曾以歐洲為主題,出版近四十本的著作,已出版的作品有:《走進一座大教堂》、《法國文化遺產行旅》、《德國文化遺產行旅》、《攝影行遊間──旅遊攝影的技法與欣賞》、《歐陸教堂巡禮》、《老家人》、《漫步普羅旺斯陽光中》、《悠遊山城》等書。

名人推薦

top

《人間副刊》主編∕楊澤、《聯合副刊》主編∕宇文正、知名導演∕林正盛、
「上善人文基金會」執行長∕夏瑞紅、《聯合文學》總編輯∕許悔之
作家∕吳繼文、阮慶岳、高大鵬、鄭栗兒 感動推薦!

從海岸山脈到翼下之風,在每一則動容的天使故事中,瞥見了上帝的指印。
——鄭栗兒(作家)

展現你眼前的,將是一段獨特、深沉、勇敢而詩意的旅程。
——吳繼文(作家)

心靈與心靈交會時的溫暖

乍讀下,覺得作者筆觸冷靜,甚至屢屢露出疏遠距離外的輕笑,然而細細看下去,底層濃厚也真摯的情感,就源源流滾出來,既傷感也觸動人心。是相當誠懇也動人的書寫。雖是描述自己孺慕般、與一群奉獻自我外籍神父們的忘年交,同時鋪露出自己在成長過程裡,如何面對信仰與個人性向的心路歷程,樸素書寫的風格,閃現自我面對生命的誠實與勇氣。書寫時極力壓抑、不願輕易顯露的情緒,反而流露出讓人更為難忘的深刻感動,是那種在心靈與心靈交會時,相互施放與接受的溫暖。
——阮慶岳(作家、元智大學藝術創意系系主任兼藝術管理所所長)

字裡行間飽滿著深情,敘述描繪出神父們美好生命的奉獻,令人動容不已。
——林正盛(知名導演)

跟我一起走-作者:蔡逸君

 

跟我一起走

最近看了一本奇書蔡逸君寫的跟我一起走,作者的年紀與我相仿,一樣住在彰化,

看似突發奇想的舉動,其實醞釀了很久,蔡逸君的文字有一種詩意,精鍊的文字下似乎欲語還休。

有一種可以理解的心情,可以理解為什麼想要用步行的方式回家。

用步行的方式,緣起於當兵時身為野戰部隊行軍,步行看似機械式的無意識舉步向前,就是體會與感受。

 

 

跟我一起走

作者:蔡逸君

出版日期:2006 年04 月 12 日

最好的時光

過鳳山,走上1戊省道,再接回省道1號,往屏東。

八點四十一分,偶然抬頭,天空的雲像魚,魚肚白鱗片光線閃耀,刺眼。我低下頭默默走路。

遇高屏大橋,想攔車過橋,剛好橋頭是紅綠燈,等了幾次紅燈,卻沒有一個駕駛點頭答應。後來終於搭到小貨車,順利過橋,下車時駕駛阿伯對我說:「少年耶,我被你嚇到了你知道嗎?」我問為什麼?他說:「以後不要說過橋啦,大白天的,我還以為是碰上什麼不好的,還好看你背包上掛著媽祖的平安符,才敢載你。」

原來如此。在南部這裡,我碰見人都講台語,台語的過橋,其實是牽引亡魂過奈何橋的意思,難怪那些駕駛一聽我說,眼神都怪怪的。希望沒有嚇到他們,我最多就是個失魂落魄的走路人罷了。

續走,十一點零一分,經過399公里路標,停下腳步。右方一條鄉村小路,有個破爛指標往「歸來」。

我笑了,無聲的微笑,嘴角上揚。

二十年前,是呀,都已經可以說著這麼久以前的事的現在,簡直不可思議。二十年前,我去林邊找一個高中死黨。那時我們都在準備重考,許久不見,只靠通信聯繫(二十年前人們還寫信)。沒有事先通知他(二十年前我家沒有電話),帶著信上的地址,搭巴士一路來到屏東再轉車,也不知道該在哪站下車就隨便下(二十年前還沒有十17省道的車,更沒有國道三號直接到林邊),下在哪裡如今也模糊了。

下了車,開始問人,人們給我指路,又問人,又指路,這樣在這塊陌生的土地繞走超過三小時,連林邊的地名都沒碰見

是那樣多愁善感青春當熾的年紀,十九歲,在一個陌生的地方迷失方向,迷失未來,迷失自己。那時早被現在看來一點也沒什麼了不起的升學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然後我看到了一個地名,歸來。彷彿是個真實的擁抱,等待著我,等待著遊子,才只看到這樣的地名,就得到莫大的安慰,我的心平靜了下來。

傍晚時,我找到高中死黨的家,但他竟沒住家裡,他住屏東市,在那裡補習。他父親母親才第一次見到我,像親人,準備豐盛的晚餐款待。他們說已經通知他了,不必著急,要我安心住下來。等我吃撐了,我同學才騎著摩托車趕回來。我們坐在庭院裡聊天一夜。

隔天,他載我到屏東市,不知他是蹺課還是請假,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童年往事。我還記得電影的旁白說阿婆在找一條回家的路,而我坐在黑漆漆的戲院裡早就已經淚流滿面了。

是個路標。歸來,是有形的路標。童年往事,是看不見的路標。

誰不是在找路呢?那樣摸索著真實的或無形的地圖,循著路標一步一步向前走,有些路標是特別的,有感情的。或許是指往戀人家的路,或許是指向失戀分手的那棵樹。或許是往祕境,譬如象徵的文學之路,人生之路,那個路標,曾經讓生命做一個美麗迴旋的指標,曾經從今而後讓未來生活在不同世界的指標,誰都不輕言放棄遺忘的呢。

我就是在那裡,轉了個彎,決定未來的路途。

寫這篇文章時,我已經看過電影「最好的時光」,不知道人們如何對待,我是光看到鏡頭掃過的每一個路標,就已經是最好的時光了。每一個二十四分之一秒滑動的影像皆在我眼中定格般的不想跳到下一個,每一吋光線都捨不得的亮開無聲的位移後淡黑我瞳孔放大還想再多一瞬間,而那樣簡單精練指標不移不動的默片對白字幕,就把一個無聲卻最動聽的時代標記下來。

凡是在路上走過的人都會知道,那真的是最好的時光。

接下來,不是爆發就是敗壞了。

二十年前,還不知道會這樣的爆發,而後這樣的,敗壞了。

走路札記

●如今每個市鎮都變成一個樣,一樣的店名,一樣的貨品,一樣的遊戲,連檳榔攤西施的穿著,都是標準設計,差別在於穿不穿內衣。這樣走,很容易就進入倦怠。

●這麼奇妙,因為走過,雖然遠在二十年前,路竟然就會生出二十年後陪伴人的情感。難道那時已經開始想念了?

●繼續走,就真的離家四百里。400公里處,過去了。再走,風景轉變,成排成排的田園,椰子樹,檳榔樹,搖曳生姿。經麟洛的高屏椰子集散批發地,一位打赤膊看來不好惹賣椰子的大兄見我在拍照,問我哪兒來,我說北部,問我哪裡去,我說往南,怎麼去,走路。說話之間,他俐落地剖好一顆大椰子,端在我面前。他說沒什麼可以送給出外人,只好請我喝椰子水。我一定要付錢,他一副這人真囉唆就要生氣。我喝不完,他裝瓶要我帶著。我能說什麼,陌生的世界又多了一個路標。

●靜美的時光,靜美的小鎮,靜美的潮州。小旅館內,設備不新穎,但乾乾淨靜。陽光穿透玻璃窗照射入室,熙和燦爛,這是傍晚時分,大地的魔術時光。整個小鎮,整個空間都因而散發出柔柔的波浪般的光暈,置身其間,感動無比。那樣純潔安靜的風吹動窗簾,空氣裡飄著清新塵與土的味道,我坐在窗邊的籐椅上,不能移動一絲一毫,感覺如有神靈在照拂我的內裡,平和,澹然,無思。

 

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

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
是一個人出發去旅行前買的書。
前些日子,在Discovery Channel 上看到甫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Muhammad Yunus創立孟加拉窮人銀行的紀錄片,詳述他如何發願幫助窮人自力更生,克服萬難的創立微型信貸,影片中他到訪偏僻的小村落,村民們自發性的組織起來張燈結綵,兒童們表演迎賓舞。
皮膚黝黑的老婦人充滿感激崇敬的眼神。Muhammad Yunus將離去時人群團團圍住箱型車,彷彿捨不得偶像離去的青少年。
那一幕透過影像深深感動我。
200610月向老婆告假,出發一個人去旅行,目的地是清境或是日月潭或者是台灣地圖上的某一點,到底是哪裡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
走到哪裡,算到哪裡
風到哪裡,人就落腳哪裡……..
彷彿回到多年前的年少歲月,那時候也常常一個人開著車南北奔波去拜訪客戶,慶幸16年車齡的老爺車唯一值錢的音響被偷了。
少了音樂當背景,就剩下自己的自我對話。
如此我的心才能真正沉澱下來。
傍晚時分最終落腳在日月潭,剛好來的及看夕陽,碼頭大飯店的櫃檯保留給了我一個全湖景的三人房現金價2400元(原價3200元)。
連續假日的前一天,人潮尚未湧現,夜涼如水,打開Notebook撥放蕭邦的鋼琴協奏曲,坐在陽台上一面抽煙,一面看著新買的『一個創業家的意外人生』。
故事的緣起…..
1998年少年得志,意氣風發的John Wood35歲任職於微軟大中華區事業發展總監一職,因為一趟尼泊爾之行,受邀參觀學校時,好奇當地學校資源的極度貧乏,忍不住對當地小學校長要求捐書一事承諾說『好』,繼而辭去微軟的工作成立民間組織,無酬的夜以繼日的工作。
當然要割捨人人稱羨的工作與優渥的生活並不容易,甚且犧牲了多年經營的愛情。書中也詳盡的描述他轉換掙扎的心路歷程,以及如何堅持自己的理想,克服萬難。
書中有很多感人的真實故事,例如他在柬埔寨遇到的阿武因為John 的幫助,由一個小旅館的服務生一步步努力向上爬,改變自己的命運。
運用企業管理的精神經營自己的夢想與感動,『Room To Read』非營利組織6年內創造2000多所學校與圖書館,捐出100萬本書籍,提供1700筆獎學金。
看完本書我立刻想起幾天前在Discovery Channel看到創辦微額信貸的印度窮人銀行Grameen BankMuhammad Yunus的故事,擁有強烈的使命感與堅持,一點一滴努力使世界更好。
比起其他從事慈善事業的人, John Wood Muhammad Yunus有更多的創意與企業管理的精神,還有堅持!
1997年我也曾經到過尼泊爾和今年秋天柬埔寨的短暫駐留,讓我對書中描述的一切頗有感觸,彷彿也喚醒心中沉睡已久的小小悸動。
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一讀。

意義

 

意義

意義不是你偶然碰到的,它不是謎底或尋寶遊戲的獎賞。

意義是你要在生活裡實際去體驗的東西。妳根據以往的生命經歷來創造意義;

從妳的情感與執著來成就意義;從人類代代相傳的經驗來塑造意義;按照你的

天份和理解力來形成意義;依循你的信念來構築意義;從你喜歡的事情和所愛的人來產生意義;從你甘願信奉不渝的價值來建造意義。

意義的內容就在其中,只有你能綜合這些內容來締造自己的人生。

讓你的人生過得既有尊嚴又有意義吧。

如果能這樣過一生,世俗的成敗已無關宏旨了

                       

約翰 葛德諾